日前,北京三聯韜奮書店24小時開業,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蔣建國親自到場致辭,併為之點贊,稱之為書壘成壁處,書友為伴處,書香瀰漫處,閱購兩便處。
  在當前互聯網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、擠占人們的生活空間,書店特別是民營書店面臨風雨飄搖的時候,京城崛起了這麼一個讀書之地,這實在是一樁值得大書特書的好事。三聯韜奮書店此次成為新聞熱點,正應了古人那句話:“回頭驀見,其人正在燈火闌珊處”。
  筆者上世紀90年代曾經寫過一篇文章《神州誰是讀書人》。現摘錄其中幾句:“神州誰是讀書人?在星辰降下夜之時,茫茫九州,萬家燈火之中,有幾人在黃捲青燈之下埋首?每一家電視不厭其煩地喊著要大家鎖定自己的頻道;夜總會的老闆站在玫瑰花籃堆積的門口,要迎賓小姐笑得好些好些更好些;煙霧騰騰、吆五喝六的方城之戰,讓勝利者與失敗者的臉成了特寫鏡頭,有幾人還在買陶淵明、梭羅、陸象山、胡塞爾這些死魂靈的戶口?”神州誰是讀書人,筆者當年痛切的呼喊,從近二十年的時間的那頭,如同飛馳的鳴鏑,遙遙傳了過來,迎候它的,是三聯韜奮書店徹夜不息的燈光,是神州大地千千萬萬的讀書種子,在生根開花結果,這使筆者感到十分欣慰和喜悅。
  正如江河航運有碼頭、森林伐木有集散地一樣,讀書人的碼頭和集散地是書店和圖書館。雖然現在網購和電子書十分火爆,但書店和圖書館仍然有它們的不可搖撼的生命力。撇開圖書館不說,單說書店,它的優勢十分明顯。當然在這裡也不用數落甲乙丙丁,我只從映襯千年曆史這個角度,談談現代人的幸福感。
  在中國古代,直至辛亥革命前,書店在中國是非常少的。有一組數字不應該遺忘。1912年之前的大約一萬二千部中醫古籍里,絕大部分居然是手抄本。17世紀活躍於蘇州的18個劇作家的80個劇本,手抄本也是絕大部分。這使人們會質疑一個這樣的問題,中國的雕版印刷術之後,為什麼手抄本大行其道,手抄本者是麻煩製造者嗎?非也。恰恰是手抄本成本低廉,而印刷物成本昂貴。史載,北宋當時的四大文豪蘇軾、歐陽修、王安石和曾鞏,沒有一個人的著作,可以在書坊即書店可以找到。筆者也回憶起了中學時學過的課文《送東陽馬生序》,作者是明朝宋濂。文章的開頭是這樣寫的:“餘幼時即嗜學,家貧,無從致書以觀,每假借於藏書之家,手自筆錄,計日以還”。可見,當時要找到一個印刷品,也是十分艱難的。
  當今的中國,印刷品可謂洋洋大觀,再也不是無書可讀的時代了,可以極大地滿足人們的讀書嗜好。並且,你走進書店,一本本書籍掛著燦爛微笑,列隊歡迎你。但是,好多人像海子的詩中所說的那樣,“願意做物質的短暫情人”,卻對書缺乏興趣。正如當年宋濂所說的,“凡所宜有之書,皆集於此,不必若餘之手錄,假諸人而後見也。”在這樣幸運的時代,我們的書店一度門庭冷落,問津者少,這是十分不正常的。
  終於,這個明媚的春天,讀書成了一個灼熱的詞語。時代呼喚讀書,書店應該成為應者雲集的精神地標。對於書店的經營來說,確實需要吸引讀者來雲集。那麼如何吸引讀者?如何找到能夠下蛋的雞?找到有造血功能的產品?還有一個如何做好服務,這都值得書店經營者好好琢磨,也希望全社會極力推動之。正如蔣建國同志所倡導:“書店24小時不打烊還只是延長了服務時間,重要的是必須心甘情願地當好“跑堂”的、“打雜”的“店小二”,讓來這裡的人們享受到溫暖、感受到尊嚴。”道理是不言自明的,書店人多了,我們的讀書氛圍就營造好了;書店成為了應者雲集的精神地標,我們的文化強國就不是一句空口號,而是有了實實在在的風景線。我們的中國夢,就如同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,有了威武雄壯的精氣神。
  文/龔鵬飛
  相關鏈接:
  (原標題:讓書店成為應者雲集的精神地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e11eewdy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